书院(160)石井书院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石井书院,位于晋江安海镇西整头境,前身为宋绍兴年间安海长者黄护为时任安海镇官朱松(朱熹之父)捐建的讲学馆所——鳌头精舍,与泉山书院、小山书院、欧阳书院并称泉州“四大书院”。几百年来,石井书院历经兴毁。明成化十二年(1476)和弘治十年(1497),曾两次大修与扩建。
泉州文庙明伦堂旧有一联云:“圣域津梁,理学渊源开石井;海滨邹鲁,诗书弦诵遍桐城。”联中“石井”是泉州安海镇在宋元及明中叶前的行政地名。联语追怀“二朱过化”的历史作用,称赞泉州的文风之盛。安海还被称为“闽学开宗”之地,朱松、朱熹、朱在三代都与之发生关系。
石井书院“如州郡学之制”,中有大成殿,后有尊德堂,奉祀朱松、朱熹父子,两畔有富文、敏行、移忠、立信四斋,并绘制二朱先生像于尊德堂,同堂异室而祀。此外还有杏坛、碑坊、乐轩、庑舍等建筑设施。且置学田,使生员“瞻养有田,肆业有舍”, 据宋留元刚《石井书院记》载,“制(大成)殿于中,(尊德)堂于后,为斋者四,杏坛筑于西序之前,祭器藏于东序之左,又即堂为室,以祀二朱先生,三门列峙,缭垣环周。栋楹层复,凡三百楹。公私经费,合四百万”,成为当时泉州地区县属建院最早、规模最大、设备最完善的高等学府。诚如时人留元刚之感叹:“天下如石井者凡几!”
1656年,清兵入安毁镇,书院被焚废。至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),安海复镇,又在原址建造书院。乾隆年间再次扩建,光绪间重修。由于历代多次重修扩建,使这座学府得以从宋代以至清末,兴学倡教,历久不衰。
标签: